产业带出海:中小企业国际化的一条潜在道路

相比大企业,中小企业出海面临更多的难题,走国际化道路并不容易。在这个光明的前景面前却找不到出路,是很多中小企业主面临的现实问题。

目前,中小企业出海主要依赖跨境电商,但仅仅依靠跨境电商,中小企业很难突破地域限制,打开品牌认识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国内大获成功的产业带模式,成为了中小企业出海可以借鉴的一种潜在的选择。在国内,中小企业的产业带集群能够有效帮助中小企业形成规模优势,帮助中小企业大大提升面对产业链上游的议价能力,进而增强在下游用户和消费者面前的竞争力。

根据运联智库所发布的《2023中国产业带洞察报告》统计,全国总计超过1110个产业带。实际经营情况中,还会有大量没有被统计在内,或以更松散方式存在着的小型企业联盟,这些都是中国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成功发展的温床。

未来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前提下,中小企业产业带的模式同样也会适合在国际上进行复制。通过集群出海,中小企业或许能够和在国内一样,在海外形成协同效应,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化竞争力。

一、群落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小企业仅靠个体的力量生存发展并不容易,产业带模式的存在,给了中小企业们一个互相帮扶、提升生态优势的机会。

由于自身规模、资源都比较有限,很多中小企业都只能负责产业链中非常小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在制造业中,有的企业甚至只能生产单一的零部件,才有机会生存。

对于这类企业而言,要想顺利开始业务,既需要花费精力寻找下游客户和上游供应商,又需要及时知道市场和行业内的各种信息以使产品更符合市场需求,同时还需要一定资金,才能建立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招聘人才来助力其发展。包括保持自己已经建立起来的优势位置,也需要进行各类的资本投入。

显然这都需要投入非常大的时间以及资金成本,以单一中小企业的能力完全无法覆盖。

产业带是中国市场经济的一大特征,大量的中小企业以宗族、村镇为纽带,通过将同一行业企业在地理位置上集中在一起,并实现信息公开贡献,使参与其中的中小企业也能享受到规模经济的优势。

产业带上,大量从事同一细分领域的公司聚集在一起,原本只能高价采购少量原材料、只有少量生产需求的公司,通过大量的聚集,实现大规模低价采购,从而在成本端实现互摊,在销售端能够集合供货,提高效率。

除了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以外,产业带还能够帮助中小企业拓展业务边界,实现突破性的发展。这是单一中小企业们所无法做到的。

就像河北平乡县某自行车企业总经理董宏志称,在平乡县的自行车产业带形成之前,当地原本只有自己一家生产单一自行车零部件的小公司,没有技术,仅靠加工,利润十分微薄,他也想过通过技术突围去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但碍于企业较小,且地处偏僻,难以招到需要的研发人才。

近几年,平乡县开始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当地政府也在企业入驻、产品研发、品牌创建、数字赋能等各方面给予各项激励扶持。如今平乡县已经有自行车、童车完整的产业链条,每年能创造300多亿的年产值。

董宏志本人的企业,也得以依托产业集群的优势,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与同济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从最初招不到人,到现在拥有近20人的研发团队,原本只能生产单一零部件的小企业,现在不仅能够自主研发整装自行车,每月甚至还能推5至6款新品出来。

产业带虽然是把相关产业都集中在一起,但其中的分工却非常细化,不同机构各有功能分配,包括提供资源、原材料、生产商品、提供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等不同的环节,通常都要由不同的公司完成,且每个环节的不同部分,通常也都会进行专业化分工。

比如惠州的超高清视频产业链,就汇集了面板核心材料、偏光片、显示面板、显示模组、背光模组、微型发光二极管、4K/8K电视等各个细分行业共100余家企业,形成了从基础材料到整机制造的完整高清视频产业链。通过细化的分工,不同企业得以各司其职,专注在自身的领域,从而提高劳动效率,促进技术创新。

到2023年,通过集群和专业化分工,惠州超高清视频产值已经达到近800亿元。在TCL、旭硝子、九联科技等全球排名前列的骨干型公司的带动下,产业带上的企业又得以进一步发展,2023年整个产业带新增了1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目前,中国境内经工信部认定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带有100个,入驻了中小企业3.1万多家,年产值超过2.5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19.2%,远超常规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产业带模式的存在,极大帮助了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前提下,这种模式同样也可以寻找机会在国外进行复制。

二、模式

产业带诞生之初,主要满足的是国内市场。但是这些年产业带中产能不断释放,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产品价格不断下降之后,就有了走向海外市场的能力。

产业带出海,目前最常见的模式就是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行“中转”。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产业带出海方式都以OEM和ODM代工为主,相关中小企业一直站在价值链曲线的最底端,无法参与产品研发需求的收集、无法获取用户意见反馈,难以构筑本身的销售渠道、更加难以形成品牌。整体上看,就是与高附加值环节无缘。

通过跨境电商,产业带上的企业和产品得以直接与海外消费者接触,产业带上的中小企业开始有机会从低端生产制造向高端研发设计转移、由OEM向自主品牌进阶。

不少企业依托产业带的供应链优势,精准切入赛道,打造品牌,在国外做出了成绩。比如中国产业带经济发展最充分的河北省,就跑出了不少优秀的出海中小企业。

河北省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数量众多,国家级集群数量与江苏、山东、安徽3省份并列全国第一,其产业带与外贸的紧密配合对于未来中小企业组团出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位于河北雄安新区容城县的毛绒玩具产业带,过去主要走国内低端市场,平均代工一个玩具的收益在三四毛钱左右。2022年5月,容城县成立雄安跨境电商综试区晾马台产业园,为产业带企业提供从开店到收结汇的全流程服务。

此后,产业带的产品逐渐走出国门,并由代工向研发设计和品牌销售升级,国际“爆品”不断出现,最多的在海外销售达到数百万个,产品利润率也快速上升,一件成本10元人民币的商品,通过跨境电商出口后,能卖到10美元左右。

目前,雄安新区已经打造了朱各庄、白洋淀、晾马台三个跨境电商产业园,集聚了200多家跨境电商企业,当地贸易额也从2021年的0.23亿元增加到了2023年的7.67亿元。

依托跨境电商,把产业带搬出国门,形成国际化产业带,也是中小企业出海的重要模式。但无论是在海外开拓渠道还是直接建厂,都需要大量资本,如今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对投入后能否如期获得收益,其实都还没有足够的把握。

因此就目前来说,国际化产业带的模式通常由一个相对有规模、有国际化野心的“带头大哥”引领,头部企业拿下海外市场的重大项目,再根据产业链的需要,组织产业带上的公司合力执行,这种模式可以将中小企业出海的风险降到最低。

目前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的,是汽车供应链的出海。从相关企业布局来看,汽车产业链中,跟随主机厂等客户出海是最主流的模式。为适配各地不同主机厂的需求,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启就近建厂的本土化迁移,比如近期小鹏、蔚来、吉利等新能源车企不断开发海外市场,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也就迁移到这些企业附近,包括做智能汽车底盘的英创汇智、服务汽车及汽配产线出海的“运去哪”等企业,都是这种出海模式。

对于大企业来说,在周边建立国际化产业带有利于快速响应其需求,且能够降低运费、关税等成本,由中小企业构成的产业带能够成为大企业全球化有价值的补充,而对于产业带上的中小企业来说,其可以借大企业的供应链稳固在海外的市场地位,减少本土化的阻力。

目前,除了汽车、新能源、医药等少数行业以外,国内的多数产业带几乎都是由中小企业构成,缺少能够带领大家“走出去”的龙头企业,这种情况下产业带企业自发性集体出海的动力就很弱,需要相关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并提供各类安全保护。

三、未来

国内的实践已经印证了,产业带是非常适合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通过产业带,中小企业得以在全世界范围内供应高性价比的产品,甚至可以与世界级的大企业抗衡,这是单打独斗的中小企业们想都不敢想的。

但产业带的国际化不像大企业出海那样轻松,面临的局限因素非常多。

第一是缺少相关机构的引导,产业带可能很难走出国门。

中小企业产业带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下的产物,是在市场和政府的共同推动下促成的。政府及相关机构通过政策针对性供给、市场资源汇聚以及地区间的差异化竞争,引导形成的高质量产业集群,这些集群形成的产业基本就是当地的支柱性产业,甚至不少产业带就是由政府直接给予指令才得以发展的,典型的有辽宁沈阳重大装备制造产业带和武汉光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等。

而一旦进入国外市场,缺乏相关机构的组织引导,不少产业带就很难自发形成。

第二是中小企业产业带的出海还面临供给侧限制的问题。

在国内,想注册一家能够生产经营的公司,只要准备好各类材料和足够的注册资金即可,但要是想出海,尤其是欧美日韩等有深厚供给侧限制土壤的所谓发达国家,和没有完全世俗化的宗教国家里,中小企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合规、环保、宗教法理等各个方面的大量限制。

比如欧洲市场对进口产品设定了严格的适量和安全性能标准,产品必须通过特定的检验程序才能进入市场,其中取得CE认证是确保进口产品安全性能的基础门槛。

此外,欧美国家近年来对企业ESG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像欧洲市场就要求产品的生产流程、材料选用以及废弃物处理等多个环节都必须符合环保标准,不少中小企业都被客户要求出具碳排放报告才能供货,且欧洲各个国家的环保税都不一样,不同产品类别的环保要求也不一样,对于塑料、可回收再利用材料的使用要求非常多。

这些无穷无尽的限制因素,让中国几乎所有的中小企业都无法达成标准。因此其出口也会面临相当大的合规压力。

员工福利问题也是中小企业出海的阻碍之一。不少中小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跨境用工合规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对海外员工权益保护意识缺位,导致企业额外承担了赔偿责任、增加了成本。

由于欧美日韩国家各种各样供给侧限制的存在,中小企业出海这些地区的门槛实际上非常之高。加上中小企业就算顺利出海,也不像在国内一样能够获得相关部门在政策、资金上的倾斜,因此中国的中小企业出海这些国家的性价比,远不如第三世界国家和各个发展中国家——即便这些国家通常会有各种各样的直接风险,包括财产和人身安全风险。

当然,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局势的演变,也不排除海外国家逐渐减少各类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供给侧限制的可能性。届时,中国的中小企业出海门槛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业带经营模式或得以向海外扩张。

目前部分海外地区在一些领域已经具备了成本优势,比如在越南、泰国等地,人工成本大概仅为中国的80%;在孟加拉国有低廉的人工成本,海湾国家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品成本比国内便宜。

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如果这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相对顺利,那么这些地区的相关下游产业链产品将有希望降到足够低的程度,如纺织业、塑料制品、玻璃等基础工业品,将有可能出现比国内更低的成本的情况——当然这需要足够多的时间和试错,尤其是想要和中国本土在工业领域的竞争中胜出并不容易。

如果未来中国的产业带迁移到这些地区,那么中小企业的产业带出海也就顺理成章了。甚至,这些海外的产业带有可能替代掉国内的部分产业带。

四、写在最后

如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上百条特色产业带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支撑。

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他们凭借强大的生产能力,源源不断地向全球市场输送着物美价廉的商品。

但在无数品牌走向全球化的今天,仅仅拥有代工的身份是远远不够的,建立国际化的产业带,或许会成为中小企业国际化的重要支撑。

目前来看,这条路还很难。

但假以时日,我们或许能有机会看到一个个由中国小商人群体所主导的产业带,给全世界送来一种和大企业垄断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


开幕式越怪,欧美老钱越爱

法兰西这个国家很有意思。

你可以说法国人没有骨气,毕竟没有人能在法国人投降前占领巴黎。但你不能说法国人没有底蕴和审美——不谈雨果和莫泊桑,不说莫奈和塞尚,仅仅就谈消费市场,全球时尚产业里一大半的巨头都是法国LVMH集团旗下的品牌,巴黎时装周是全球时尚行业的顶级展会。

别觉得这些东西距离自己很遥远,大家去自己当地的高端商场看一圈就知道了:前段时间武汉SKP开业,我陪着家里领导进去溜达了一圈,不出意外,整个商场的一楼又一次被LVMH集团旗下的品牌们给包场了。

时尚、艺术、审美……这些本就是法国人的优势领域,现代时尚产业发展史如果是一本书,去掉和法国相关的内容估计也就不剩几页了。甚至今天被批判到爆炸的“消费主义”,这个词本身就是法国学者波德莱尔率先提出的。

时尚与艺术之于法国,就像是基建和农耕之于中国,都是刻在骨子里没办法洗掉的底色。

但很神奇的是,这一次的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如此擅长艺术的法国人却给了全世界一点小小的“巴黎震撼”——在构图酷似《最后晚餐》的舞台上,聚拢在餐桌前的不是耶稣和他的门徒,而是变装皇后和跨性别的模特们。

当时看到这个画面,我就心道一声不妙:这也太犯忌讳了。

果不其然,欧洲的宗教团体们当时就不干了,捷克副总理也愤然表态拒绝出席闭幕式,搞得巴黎奥组委不得不出来说一声私密马赛。

明明一件看上去就有问题的事情,如果仍然有人乐此不疲地在做下去,那么只能说明一个道理:这个事情背后,有我们还没看到的利益。

本届巴黎奥运会,背后赞助的品牌一共79家,赞助费总额已经超过了10亿欧元。而其中最顶的就是LVMH集团,一家就贡献出了1.5亿欧元。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奥运会赛场上,奖牌是Chaumet的,服装是Berluti的,装奖牌和火炬的箱子是LV的……这些品牌都是LVMH旗下的。

而LVMH集团,恰恰也是“多元化”的急先锋。从2018年开始,LVMH就提出了所谓的“包容性指数”,这是一个专门用来激励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可量化指标体系。

“既是巴黎奥运会最大的赞助商,又是“多元化”浪潮的先锋大将。”

从这个角度看,这哪里是在搞“身份政治”啊?

这是头部企业在强化游戏规则啊!

这是头部企业在抢占消费者心智啊!

人家还发展出了一整套可量化的指标体系,这也太专业了吧。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这些藏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式背后的生意。

“多元化”的生意,如何赚钱?

话说在遥远的西汉王朝,汉武帝元狩四年,伟大的武帝陛下宣布了一条神奇的命令:以后各地诸侯贵族进贡祭祖玉璧的时候,都必须用一张一尺见方的白鹿皮垫着送来以显示高贵——但请注意,这鹿皮必须得是皇家禁苑里的鹿皮才行。你要是敢用自己打的白鹿皮,那就是对祖宗不敬,后果你自己看着办。

这样的一张上林苑出品的白鹿皮,售价达到了四十万钱,而上面放着的祭祖玉璧,价值不到一万钱。

是上林苑里的白鹿皮有什么特别疗效吗?并不是。只不过上林苑是武帝他老人家严密控制的后花园,这么设计是为了方便武帝把它作为抽血天下的小道具罢了。

这张白色鹿皮,本质上就成了“良民证”。

肯花钱买的诸侯,那就是忠孝两全的汉室宗亲,是高祖的血脉;

没钱买或者不愿意买的,那就是不忠不孝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爵位什么的就别想了,不砍头就跪地谢恩吧。

这就是规则制定者的自信:他制定的规则一定是对自己有利的,是不会让自己在这个规则里受损的。

这个套路,几千年来,其实一直都在,只不过现在的表现形式更多样了而已——你比如几年前的“新疆棉”事件,那其实就是“武帝白鹿皮”的反向版本罢了。这种套路,刘彻先生几千年前就已经研究明白了,实在没什么新意可言。

现在,这个“白鹿皮”被称为“多元化”、“包容度”。

为什么LVMH集团在内的欧美企业这么强调“多元化”和“包容度”,因为这样做真的能赚钱啊。

以性少数人群为例,不论西方还是国内的调研报告,都得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性少数群体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比异性恋群体要高出许多。

2018年全球性少数群体市场的规模就有近4万亿美元,而且这几年增长率相当可以,2023年已经突破5万亿美元了。以美国市场的情况来看,性少数人群的人均购买力是拉丁裔和非裔的4倍,甚至是亚裔的2倍,哪怕性少数人群数量最少,但比起其他少数群体,他们的购买力却是最高的。

在中国,当人均消费支出只有2900美元的时候,性少数群体的消费支出就已经到了3100美元。根据《中国青年报》2015年的一则报道:在医美、护肤、服装、旅游、酒店、餐饮等等消费细分赛道上,男同性恋者的消费水平都大幅度领先于异性恋者。

单件护肤品,69%的男同可以接受100-300元区间的;而在异性恋里,这个比例不到35%。

单件服装,75%的男同性恋者可以接受单件200元以上的;而47.2%的异性恋男性则选择200元以下的。

餐饮方面,54%的女同性恋者会消费单价200元以上的餐饮,而这个数字在异性恋女性中只在30%左右……

这个差距,已经可以说是“天上地下”了——性少数群体是真的愿意花钱消费的,未来可供挖掘的商业价值那是相当巨大的。

用经济学术语来解释就是,性少数群体也好,少数族裔也罢,都是所谓的“利基市场(niche market)”——这些市场的普遍特征就是:小众、先前被大企业忽略、其中存在未被满足的少数群体。而企业攻克这种市场的战术,就是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经过专业化的经营,将品牌意识灌输到该特定消费者的族群中,逐渐形成该族群的领导品牌,从而占领市场,最大限度获取收益。

看到这,你再回去看看LVMH的操作:为什么人家要制定“多元化指标”?为什么人家一直宣传自己是“多元化”的?为什么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要加入“多元化”内容?为什么开始在时装走秀上大量采用少数族裔和性少数群体背景的模特。

这就叫“经过专业化的经营,将品牌意识灌输到该特定消费者的族群中”,这就叫“逐渐形成该族群的领导品牌,从而占领市场,最大限度获取收益”。

为啥CK要选择Jari Jones和Chika作为模特?

是CK不知道大家喜欢什么吗?

是因为这种万亿美元级别的市场必须拿下、必须狠狠往里面灌输品牌意识啊。

你觉得他得了脑血栓,他觉得你没有大局观。

这一切,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性少数群体、少数族裔……乍一看感觉这些话题距离我们比较遥远,但实际上,这几年,我们已经连续受到过很多次这样的冲击了:

还记得杜嘉班纳和迪奥的“辱华”广告吗?

还记得“清华美院毕业设计”吗?

还记得各种“眯眯眼”吗……

其实不管是“多元化”还是“眯眯眼”,这些都是欧美品牌占主导地位的时尚产业里的潜规则。

每当网络上聊起这些,不可避免就会上升到民族高度,然后很多人就会不可避免就要哀叹:“过不了几天,大家就会把这些事情忘了,还会继续花很多钱买这些看不起我们的奢侈品牌,怪不得外国人看不起我们!”

这种话,看上去很有道理,实际上则很离谱。

人总是存在炫耀需求的,而且炫耀性的消费一直都很强势——以汽车行业为例,以前国产车没崛起的时候,奔驰宝马是很能拿来炫耀的。但随着国产车崛起,奔驰宝马的炫耀属性就开始下化了,买仰望U8和问界M9开始成为了新的炫耀方式。

消费品市场也是这样。大家只是希望有个炫耀性的消费而已,至于到底是哪个国家的品牌其实没几个人在意,拿出来能给自己长面子就可以。当下最大的问题其实是:超高端奢侈品市场里除了“茅台”之外,就再也看不到什么中国品牌了——从哈尔滨到深圳,中国高端商场的一楼基本上都被LVMH集团的品牌给包场了。

我也想支持国产啊,可是国产品牌在哪里呢?

因为没有本土的高级奢侈品牌,所以中国在全球时尚行业里的存在感极其微弱,于是也就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可言。而因为你没有话语权,所以哪怕你是全球最重要的奢侈品市场,人家照样可以把“眯眯眼”之类的东西甩在你面前,你当然可以选择抵制和反对,只不过人家一句私密马赛也就把这个对付过去了,过几年再来就是了。

这个剧情,简直太熟悉了!我们有太多行业经历过这种故事了!从盾构机到核磁共振仪,从航空发动机到全球定位系统,从汽车到电器……因为国内造不出来,所以只能进口国外的,于是不得已接受外国企业的各种狮子大开口。

但现在呢?以前敢卖3000万元一台的核磁共振仪,现在怎么就突然几百万就能搞定了呢?十几年前敢卖二十几万的凯美瑞,怎么现在最低12万就能拿下呢?

改变这一切的根本力量,并不是中国人一下子突然记性就好了,更不是外商突然就讲道理了,而是相关产业的国产化完成了,国产品牌崛起了,我们在行业里的话语权起来了,甚至已经成为规则制定者了。

结尾:中国会有自己的奢侈品品牌吗?

中国会有自己的奢侈品品牌吗?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时尚产业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并不算长,从70年代末皮尔·卡丹受外贸部门邀请访华开始,中国才有了现代意义上的时尚产业——现在大家谈到模特走秀最多也就点评几句,维密这样的内衣专场大家也都不当回事;但在当时,仅仅是常规的时装走秀都已经惊世骇俗了。随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各路欧美大牌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大家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中国时尚行业才终于算是走入发展正轨了。

只不过,从这个发展史,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时尚行业基本可以说是欧美的学生——我们最多也就是参与一下制造和销售环节,关键的设计和宣传环节,我们一点都插不进去。伸不进去手,那自然也就别想避免“眯眯眼”之类的事情了。

而这,恰恰就是麻烦所在:阻碍中国品牌成为奢侈品品牌的难点从来不在于制造,而是在于能否获得市场认可。

对欧美品牌来说,获得市场认可简直轻而易举,找个贵族或者皇室背书就可以了——现在的欧洲诸国仍然保留着相当数量的贵族,一战之前贵族们更是多如牛毛,光顶流的就有沙皇尼古拉、德皇威廉二世、英王爱德华七世等等好几位,二三梯队的公爵和侯爷那就更多了。这些人就是那个时代的“小红书带货博主”——这帮王公贵族喜欢用什么,比他们low一个层次的富豪精英们就会模仿什么,LV、爱马仕就是这样发家致富的。

但在中国,这一套行不通——整个贵族阶层都被干掉了,溥仪想回老房子里看看都还得买票呢——贵族们没了,为他们服务的老字号们当然也就熄火了,至少也彻底失去背书了。

在中国,除了茅台酒、中华烟、红旗车,其他品类基本不可能获得来自权力的背书——而这三个,都是国企出品。

因此,对于有上进心的中国品牌来说,唯有“出海”一条路可走,去老巴黎、老伦敦闯荡一番,顺便给自己镀镀金——中国没有贵族,也不可以有贵族,但在外国这玩意儿就多了去了,哪怕管理的区域还不如一个街道主任,但列支敦士登大公也是大公,是正统的神罗贵族。

英国王室成员访问巴哈马,当地人接驾用的是比亚迪唐EV;俄联邦安全局外出执行任务,开上莫斯科阿尔巴特大街的是长城坦克500。

你看,产业崛起之后,获得背书就是这么简单。

十年前,这些事情我们不敢想;十年后,这些事情已经被批评“没有信息增量”……

也许再过十年,在欧洲的某个社交酒会上,说不定也会有人穿着雅戈尔、七匹狼呢?


为什么印度人做海外市场那么强?

海外增长避坑!刻板印象又被验证了……

之前说有海外Agency、个人天天骚扰创始人,LinkedIn、Ph、X、Reddit各种渠道主动推介,先送增长资料和服务,掏钱以后就买来一堆印度假用户。

老板费尽心思做用户调研,问卷+访谈,聊了一大堆,发现用户是来薅1美元羊毛的印度哥。

还想和大家曝光一个在reddit上的坑,朋友差点踩了。

reddit上有很多不错的subreddit,但是有几个subreddit大家在之前也分享过,比如r/Entrepreneur, r/EntrepreneurRideAlong, r/growthhacking 等等。

其实这几个subreddit里背后都是一些印度哥,长期通过人力包装自己。

接触的一个哥叫rohan(他在好几个subreddit里都是moderator), 他发过无数个高评分的帖子,说自己帮助别人blablablabla的事。

又看到了他的一个高评价帖子,说自己做人无私帮助他人,允许大家发self promotion的帖子等等,还发了几个google drive的链接上放了各种大家参加他之前搞的bootcamp的好评。

他的linkedin包装得也很好。

但是,真正接单下来,事情没做完,而且爱理不理 。

我刚才在刷reddit的时候又看到他这个假情假意的“互助帖”,所以想让大家避雷。

TikTok代运营国内的有些是水平不行,假装认识官方、有资源、自带流量。

东南亚的TikTok Agency,尤其个人那种,约束力更小了。30美刀时薪、3000刀月服务费好像还行,结果线上完全找不着人的也有。

都说出海是一把手工程,也是一号位必须亲自踩坑的工程……

求人不如求己,坑全都踩一遍,再做类似的国家拓展,基本就是开卷考试了。

Coding外包找印度人的都是土豪!

就发现找印度的Vendor,费用仅次于新加坡,在东南亚是最高的。

看印度产品经理平均薪资,中位数、分布,都和北京差不多,比武汉西安明显高。

从海外雇印度的产品,换算成美元如下:

  • 助理产品经理:19,898 美元;
  • 产品经理:37,499 美元;
  • 高级产品经理:62,961 美元;
  • 首席/集团产品经理:94,376 美元;
  • 产品总监:118,861 美元;
  • 产品副总裁:144,779 美元;
  • 首席产品官:156,314 美元。

可以看到,印度的助理产品经理,年薪2万刀,正式pm近4万刀。三哥做产品、搞些Global应用或者服务,日子好像比中国人舒服很多?

之前听朋友说算法、研发的外包,找非洲的,南非埃及的都有,第一次听还觉得新鲜,现在看来很合理了。

各层次的产品经理人数分布占比大概是:

  • 助理产品经理:21%;
  • 产品经理:39%;
  • 高级产品经理:29%;
  • 负责人/集团产品经理:6%;
  • 产品总监:2%;
  • 产品副总裁:2%;
  • CPO:1%。

在班加罗尔,资深产品经理的待遇,甚至比在美国更高!

再比如像香港,做研发基本都找深圳、珠海外包,华为、腾讯系大量前员工出来接活。

基础的研发岗位,1万月薪,很多人愿意干。

前两年珠三角外包,爱接香港web3的项目,给美刀不带算汇率的。运气好的开张一次吃五年,运气不好的就拿冷门小币种抵了,运气又好起来的赶上xx币起飞,换成大饼,也有赛博财富自由的。

现在香港大金主,技术类产品类的外包,找中国内地、找印度的都少了。菲律宾、马来西亚的,很多用AI辅助coding,活干的那叫一个快,质量比较差,所以香港本地网站普遍水平差一点……

在香港也见到过印度裔的公司高管,英语非常地道,很有华尔街白人的感觉。一问之下,果然是哥大毕业的婆罗门。

抛开刻板印象不谈,也有接触到少数印度人,做global产品很有些天马行空的创意和不要脸的主动,很多种子用户聊得仿佛是在谈恋爱。打字噼里啪啦,真的是我见过的敲键盘、coding手速最快的!

下次再跟大家聊聊印度人做美国市场非常成功的经验!还有些非常奇葩的脑回路,赚到的钱更让我震惊……


C.AI创始人被谷歌挖走,角色社交还要继续吗?

北京时间 8 月 3 日,Character.AI 宣布已经与 Google 签署了一项战略协议,协议主要内容包括:

(1)Character.AI 将向 Google 提供当前 LLM 技术的非独家许可。

(2)Google 将向 Character.AI 提供更多资金,使其继续发展并专注于为全球用户构建个性化的 AI 产品。

(3)Noam、Daniel 两位创始人以及研究团队的部分成员也将加入 Google。

换句话说,Google 花费巨额资金“买断”了 C.AI 的核心团队,再或者说 C.AI 被架空了。

大厂和投资人的狂欢,与创业公司的叹息

根据 The nformation 报道,Google 将以每股约 88 美元的估值完成本次交易,这个价格大约是 C.AI 2023 年 A 轮的 10 亿美元估值的 2.5 倍,也就是 25 亿美元。

有趣的是,25 亿美元,也是海外媒体披露的 AI 搜索平台 Perplexity 今年 4 月融资时的对外估值。

更有趣的是,大公司通过收购协议实现“模型授权协议+核心团队挖角”已经不是第一次。

  • 2024 年 3 月,Microsoft 同意向 AI 模型 Inflection 支付 6.5 亿美元,获得 Inflection.ai 的使用授权,Mustafa Suleyman 和 Karen Simonyan 两位创始人以及多数员工将加入 Microsoft。
  • 2024 年 6 月,Amazon 以 4.39 亿美元的价格与 AI 工作流公司 Adept 达成协议,Amazon 将获权使用 Adept 的核心技术,另外 David Luan 创始人以及 4 位联创和大约 66% 的员工加入 Amazon。

根据分析机构数据,尽管这三笔交易带给投资人的回报与理想中的指数级回报相去甚远,但也并不吃亏。而且相较于多数没有机会回收的投资,至少获得了退出机会、而且品牌影响力也会进一步增加。缺少退出机会是当前市场 AI 融资情绪不够高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对于这些超级大厂,自然更不用说了,好处多多:

  • 避开反垄断审查。直接收购可能会引起反垄断监管的严格审查,而授权协议和挖走核心团队则更具复杂性,因此可以避开、至少暂时避开反垄断法律的监管。
  • 性价比更高。通常情况下,收购一家仍在正常运营的公司价格不会低于其上一轮融资时的估值,并且由于业务发展、员工意愿等原因还需要支付裁员费用以及其他无法避免的开销,而只挖走创始人和核心团队则省去一大笔开支。而且时间成本也是个问题,一整个公司和业务的融合通常需要很长的时间,而更精简的团队融合效果也会更快。
  • 缩短技术的研发时间。通常情况下被大厂盯住的项目,要不然是已经获得了市场验证并取得了一定的市场渗透率,要不然和现有业务可结合性高,因此直接获得核心技术的使用授权也节省了一定的时间。

想出这个办法的人,一定既对反垄断法非常熟悉、拥有多起并购经验且在实践前能够对这个想法以及核心人物验证,非常聪明。

但是对于这家创业公司以及其他创业公司来讲,“技术授权+创始人流失”的合作方式,可能会让公司陷入完全被动:

  • 迷失。对于任意一家公司而言,创始人都是公司的灵魂,尽管很多时候“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但不可否认创始人的视野、能力直接影响公司的发展,况且这三笔交易不仅挖走了创始人,还有核心技术团队,因此很可能会带来技术发展停滞、服务能力受限。
  • 打击。首先,留下员工的士气一定会受到影响,与此同时来自客户、投资人的质疑,对品牌本身的影响力和可信赖度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作为直接的案例,根据 SimilarWeb 平台统计数据,Inflection AI 的网站访问量自4月以来断崖式下降,平台定位也从通用模型转为聚焦于为企业开发定制的大型语言模型。

我们读者中从事 AI 研发或者 AI 业务的一定不在少数,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AI 模型都绝对是一个赢家通吃的行业。

尽管,各家模型自我定位会有不同,比如 Anthropic 的 Claude 强调安全性,马斯克的 Grok 强调反叛性,而 Inflection 的 Pi 则注重同理心,但对于绝大多数用户而言,体感并不明显。

而渗透率的丧失,无疑意味着 Inflection 失去了成为头部大模型的机会。

如果“协议交易”的方式一直继续,那么显然这些头部大厂的竞争力、完成度,都会成为创业公司完全无法赶超的存在,从 AI 大模型到企业服务再到应用层,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少。

当然不只我们看到了这些问题,美国一些议员要求重新审视 Inflection 的交易、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也宣布重新调查本次交易。所以,这种强势的、看似多赢的“合作”持续性还未可知。

创始人离开C.AI,AI角色社交还值得做吗?

而回归 Character.AI 本身,其实多数创业者更关心的是:

  • 创始人为什么会选择离开 C.AI 回归 Google?
  • C.AI 走到今天,AI 角色社交到底还有机会吗?

这一切的一切还是要从 Noam 和 Daniel 两位创始人说起,Noam Shazeer 在离开前在 Google 担任首席软件工程师、是 Transformer 的作者之一,Daniel de Freitas 领导了 LaMDA 的开发,显然两人具备非常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宏大的技术梦想,可 Google 当时并不打算公开 LaMDA,Noam 的多次发布提议均被驳回。

于是,两个并不被重视的人选择离开,并共同创建了 C.AI。根据 C.AI 的官网,C.AI 最初的愿景是“为全球用户带来个性化超级智能”,让数以百万的用户能够与角色进行沉浸式对话。

从这个角度来看,两位创始人的目标已经实现,截至 2024 年 3 月,C.AI 上共有来自平台和用户创建的超过 1600 万个 AI 角色。根据 SimilarWeb 数据,C.AI 网站端过去 3 个月累计浏览量超过了 5.8 亿次,是 ChatGPT、New Bing、Canva Text to Image 之外访问量最高的 AI 网站。除了访问量本身,C.AI 也收获了大量用户好评,聊天助手、分析师、历史学家、当代名人、动漫角色,每个人都有可能在 C.AI 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角色。

但形势一直在变化,前提条件和事情发展走向让两位还是选择重回 Google,结合已知信息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在两人创建 C.AI 时,市面上并没有可用的公开大模型,所以两人选择自研从 0-1 搭建了模型,而现在包括 ChatGPT、LLaMA 3、Gemini 等大模型都已经非常成熟,C.AI 官方表示在这次交易后将更多地使用第三方 LLM 再进行针对性训练,会将更多精力为用户创造新的体验。

所以两人也算功成身退吧,换句话说,可能会存在一定影响但 C.AI 理论上讲还可以继续向前发展。

另外,C.AI 的成功已经向 Google 证明两人的视野和能力,这次回归 Google 将会加入 Deepmind 参与 Gemini AI 项目,2 人用 3 年时间为自己争取到了话语权和资源,而显然 Google 有更多的资源支撑其技术梦想。

(2)有关 C.AI 的优势可参见我们此前发布文章《每月 1.6 亿流量还在涨,人类社交行为正在被 AI 改变?》,这里更多想讨论 C.AI 面临的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巨大的访问量带来了巨大的云计算和数据中心成本,根据 The Information 消息这一成本可能高达数千万美元,比较有意思的是,C.AI 租用的正是谷歌云服务器。

另外,C.AI 的盈利一直未达预期,在 2023 年两位创始人接受 The Bussiness Journals 访谈时曾提到还是希望通过用户订阅获得收入。于是 2023 年 5 月,C.AI 推出了首款付费产品 C.AI+ 高级订阅服务,付费用户可以获得更短响应时间、高峰时段插队等服务,但显然付费用户只占用户数量的很少一部分。所以随着时间推移,亏损缺口会越拉越大。

(3)另一个是几乎所有平台都面临的问题——内容审查。尽管 C.AI 平台荷尔蒙用户占比相对较少,但是由于基数原因,绝对值就不算小了,再加上暴力、骚扰、极端、侵权等等,这就使 C.AI 在面向公众的产品上更加谨慎,近半年来有大量用户在 Reddit、X 等平台反映“C.AI 不如原来有趣了,开始变得 AI”,而这正是审查加重的结果,可也是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但是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味着,AI 角色社交不值得再做或者没有机会。

首先,全球第 4 的 AI 平台访问量已经证明了用户需求确实存在;

另外,这次风靡全球的收购让更多公司、投资者看到了 AI 角色社交的巨大潜力,反而关注度会增加。

其次,这次变动还是会对 C.AI 的品牌形象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可能还会有一定的市场机会分配至同类平台,因此创业公司反而有可能获得一波流量。

而接下来所有同类型的公司共同需要解决的是:

  • 让用户在平台沉淀更多,不管是内容还是社交关系,让用户没有办法离开、或者至少无法轻易离开;
  • 找到和产品模式相契合的商业模型,订阅、内购、广告、企业定制服务外,还有哪些合理的盈利可能;
  • 探索更多互动模式,除了现在的与 AI 角色文字聊天、语音聊天、AI 角色之间聊天、人类和多个 AI 角色共同聊天,还有没有可能存在新的交互方式或者组织形式。

另外,Character.AI 能够获得当前的成绩也给创业者带来了另一项非常重要的启发——尊重用户。

创立之初,Noam 和 Daniel 先是创建了一些用户旅行规划、编程建议和语言学习的聊天机器人,但很快他们发现用户在创建超现实角色、当代名人、动漫同名角色,用户在平台创造有趣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获得情感支持,Noam 说我们不断被提醒,用户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总之,这次交易注定会被记录在 AI 模型发展历史当中,至于导向何方,可能还是要交给时间。